杭州萧山梅林村的安全蝶变

2024-10-29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梅林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东部,面积1.88平方公里。对全国的万千乡村而言,这里是一个标志性起点。2002年12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走进梅林村,提出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发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2003年,“千万工程”建设的号角在浙江大地吹响。

  如今的梅林村,1278亩良田上稻浪翻涌,工业园区车间内整洁有序,栋栋乡村别墅连片矗立。生态宜居、生产安全、平安幸福……这幅美丽乡村图景仿佛穿越时空,与20多年前擘画的蓝图交相辉映。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梅林村敏锐把握改革开放契机,积极建工厂、办村企,大力推行以工业反哺农业的策略。从集资创办党山塑料制品厂起,梅林村逐渐形成以包装业为核心,化纤、厨卫、五金等多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在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同时,梅林村也深受“低小散”卫浴器材家庭作坊的困扰,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美丽乡村,安全必须是底色。”梅林村党委书记杨燕江介绍,村里经调研考察,清晰界定农用地、住宅区与工业园区,对卫浴器材和配件加工等传统加工业进行规划,在关闭家庭作坊的同时,将零散小作坊整合至园区,并鼓励其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实现规模化发展。

  如今,梅林村产业园区汇聚包装、纺织、卫浴三大特色产业,企业运营迈入规模化、标准化新阶段。全村60%至70%的中青年劳动力都在规模化村企中找到工作岗位。

  为推动企业安全发展,当地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联合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安全生产指导。在仔细地了解企业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后,工作人员还会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导公司进行整改。

  “消防器材应该放在指定位置,这样若发生危险,员工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近日,在梅林村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萧山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车间内几具灭火器被随意放置在角落,一处消火栓也被货物遮挡,老旧电线私拉乱接。“这些隐患虽然不起眼,但也能酿成大事故,日常隐患排查一定不可以忽视。”执法人员对企业负责人指出这样一些问题,并指导企业立即整改,安排专人跟进,确保隐患整改形成闭环。

  当前,梅林村利用微信小程序,实现月度安全检查常态化。检查内容有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管理等,还会随机抽验工作人员“四个能力”掌握情况。一经发现隐患即时登记,系统指令限时整改,专人跟进确保闭环。此外,商超、企业等每周自检,强化安全及防火管理。

  梅林村还与萧山区消防救援大队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正式设立“消防安全教学点”。双方通过举办定期的专业培训与消防演练,结合专家讲座,全方位增强村民与村企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其自救互救能力,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家庭幸福安康。

  梅林村是典型的钱塘江泥沙冲积的平原村庄,由钱塘江改道后围涂而成。党山湾、梅林湾与西塘河三条水道从梅林村穿村而过,最终汇聚于北塘河。河流多、水网密,防灾减灾任务繁重。

  以前,梅林村农田灌溉依赖老旧的民渠。这些传统土水沟因渗漏严重,不仅大幅削减了灌溉水量,影响农业生产顺顺利利地进行,还存在排水不畅、水质污染等问题。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梅林村实施“三面光”(三面由水泥制成)水渠改造工程,有效解决了田地灌溉、汛期易涝等问题。此外,梅林村引入“智慧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建立“智慧农业数实融合示范基地”。该村网格员王倩莹说:“现在,农田承包户只需要通过手机终端,就能实时监控和操作农田灌溉全过程。”

  夏汛期间,梅林村依托区级支持,在“沥家园”平台发布预警与防汛知识。村内新建前端智能感知设备,如监控探头、水位监测仪、智能电表箱和智能烟感报警器等,能够推送产生的预警事件,经“沥家园”平台事件管理中心,实现预警事件内部自闭环。

  今年梅雨季节,强降雨不断,部分片区出现小型塌方等地质灾害。梅林村应急小分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采取一定的措施,清理塌方土石,对隐患点做加固处理,确保道路畅通无阻。同时,小分队在危险区域周边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同时,网格员与信息员每日细致巡查,监测水渠与河堤水位,检查危房状况,并关切独居老人生活状况。面对持续降雨,梅林村党委成员深入一线,应急小分队迅速排查老旧民居、应对低洼积水等突发状况,及时设置警示标识(见左图)。

  在应急管理部门和梅林村“两委”的长期宣传下,村民主动参与防范的意识越来越强。如今,一经发现身边的隐患,村民就会积极通过村民微信群或“沥家园”平台及时上报。此外,还有很多热心村民加入防汛抢险先锋队,在遇到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不顾大雨滂沱,参与疏浚排水等工作,共同守护美丽家园。

  在萧山区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梅林村在建强微型消防站、组建应急消防小分队的基础上,构建“13510”应急体系,即灾情发生后,微网格员1分钟内响应,村志愿队员3分钟内抵达,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5分钟内加入,区级综合救援队10分钟内到位,有效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今年上半年,该村应急预警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4.2%,村应急小分队成功处置3起火灾。

  梅林村目前有户籍人口2388人,非流动人口已增至3588人。随着外来人员增多,出租房安全成为巡查重点。

  为强化出租房管理,梅林村对出租房建册立档,并将全村划分为3个网格、36个微网格,网格员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安全巡防。“一次巡查中,我们得知出租房被租户用作食品作坊,违规存放大量煤气罐,形成严重安全风险隐患。我们马上联络房东,并联合消安办做全面清理。”该村网格员张建飞说。

  采访时,王倩莹与村干部协同巡防,记者随行。梅林村348号是一幢乡村别墅,王倩莹通过楼体外的楼梯上到三楼。“首先看看灭火器上的表盘,指向绿域就表明灭火器压力正好,没问题。”王倩莹快步走到厨房一角,打开灭火器箱,细致检查灭火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随后,她又查看安全出口处的应急灯,仔细确认其是否持续常亮,以保障紧急状况下能发挥作用。

  据梅林村348号户主余永林介绍,他和家人住在楼房的一层、二层,三层和四层的6个房间用来出租。“我对房屋进行过改造,在确保抵达安全标准后,才放心将房屋对外出租。”余永林说。

  近期,萧山区持续高温,火灾风险增大,梅林村加大安全巡查力度。网格员与村干部协同合作,对出租房屋开展全面细致检查,重点查看灭火器、应急灯等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有效,并向村民宣讲高温天气下的安全需要注意的几点。对于发现的问题,他们及时督促房东进行整改,确保居住环境安全达标。

  村干部缪峰说:“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忽略一些细节,从而埋下安全风险隐患。为此,我们采取定期排查与主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居住环境达标后再准予出租。”

  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梅林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在共建共享中,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慢慢地加强。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锚定“千万工程”建设,一年接着一年干,“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