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这座中国城市全世界可能没电车开了

2025-01-10

  到今天,讲“宁德”,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接上“时代”,然后才想起,这是个地名。

  像深深地嵌入“宁德时代”名字那般,宁德和新能源紧密捆绑,这使得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不得不投向这座福建东北部的沿海小城。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宁德崛起,跃进GDP百强城市,上演了一出“寒门出贵子”的励志故事。

  宁德,在东南,也在沿海,却因先天不足,在一众富贵城市周围当着一个“小透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东风正浓。宁德南边的省会福州,其GDP在1995年迈过“五百亿大关”[1];北边的近邻温州,依托家庭工业的“温州模式”响彻神州大地[2];隔壁小巧的莆田,凭借“莆田鞋”生意起步,GDP年平均增长率能达到15.3%[3]。

  差不多的地理位置,宁德却是著名的“老少边岛贫”地区。到2015年前后,宁德的9个县里,有6个还是省级重点贫困县[4]。

  宁德的山是“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还盘踞着大半个宁德辖区,把闽东和外界隔绝开来,使其成了遍地黄金的东南沿海的一处“断裂带”。

  时间调回2002年,宁德的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5],政府正筹谋招徕可以带飞宁德的企业。

  2004年,一位当地官员通过同事之子了解到了“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他见ATL当时慢慢的变成了苹果供应商,实力不俗,更重要的是其创始人之一曾毓群与不少高管都是宁德籍,有同乡情谊可作敲门砖,于是开始接触工作[6]。

  接下来是一个“我偏要勉强”的故事。ATL彼时有开第三个工厂的计划,但选址名单本没有宁德;而宁德则是三年锲而不舍地毛遂自荐,结局是ATL带了两亿美元把厂开到宁德[7]。

  好事能成,或许是因为曾毓群乡土情结浓厚,也或许因为是锂电池厂选址有很大的灵活性,更原因是宁德确实诚意十足——给地、招人、免税、修路,狠下功夫创造各种条件[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08年,ATL这只“金鸡”正式落户宁德,三年后更是分娩了宁德日后真正倚仗的“金娃娃”——2011年,ATL动力电池部门剥离出来,成立了宁德时代,宁德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风起青萍。

  不过那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处于“PPT造车”时代,宁德时代要靠市工信局帮忙敲开汽车厂大门。直至2016年,攻守易势,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风口,宁德时代反过来成了香饽饽[7]。

  宁德市“十四五”规划中,锂电新能源变成了四大主导产业之一[8],这一顺势加码,宁德政府把宁德时代托举起来,宁德时代也帮宁德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2023年,宁德时代的营收首次破4000亿元,比“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的同年营收之和还高一倍,同时净利润首次破400亿元,也就是说这家动力电池龙头在2023年平均日赚1.2亿元[9][10],俨然是一个恐怖的生钱机器。

  这样的营收能力仰赖庞大的用户群。国内一众叫得上名的造车新势力、海外新能源车巨头特斯拉,还有宝马、奔驰等老牌传统车企都选择携手宁德时代[10][11]。

  2023年宁德时代市场占有率高达36.8%,是全球唯一市占率超30%的电池制造商,这也是宁德时代第7年登顶[12][13]。

  宁德时代,也造就了宁德的时代。从携2亿美元落户开始,宁德时代就是宁德的“关键投资人”。

  2019年,宁德时代就在霞浦县,落地和一汽集团合资建设的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这一个项目总投资80亿元,投产后年产值超亿元[14]。

  像“宁王”目前在全球布局的最大单体项目——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将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及第三产业,产值超千亿元[15]。宁德市招商引资都主要围绕锂电新能源“强链补链”,已先后引入链上企业80多家[16]。

  相关产业聚集,使得宁德锂电新能源成为宁德又一千亿产业集群,也让宁德成为了“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17],产业规模甚至已经领跑全球。

  锂电新能源的产值,也逐渐超过宁德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不锈钢新材料,到2023年已撑起宁德四大主导产业产值的半壁江山[18]。

  这也助推宁德的GDP突飞猛进。2022年,宁德GDP跨过3500亿元台阶,GDP增速保持两位数,从以前常年处于全省正数第八倒数第二的吊车尾位置,来到了省第五,更是首次挤入“中国百强城市”[19]。

  不过,目前宁德的锂电新能源产业是“一超多强”格局,像厦钨新能源、福建杉杉科技、福鼎天赐等头部企业,2023年营业收入在百亿元上下,与宁德时代的4000亿体量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就导致宁德时代的起伏,对宁德的经济表现有很大影响。

  2023年第四季度起,受市场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宁德时代至今已连续四季度营收比上年同期下滑超过10%[20]。

  宁德GDP也应声刹车,宁德2024年上半年的GDP为1822.04亿元,增速仅剩1%,滑落至全省最末[21]。

  乘着新能源东风,宁德这两年声名鹊起,但今年宁德经济提高速度突然凝滞,又让人看到这座小城力不从心的地方。

  为了锂电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宁德政府确实下了狠功夫出台政策吸引人才。到目前,宁德累计引进了700余名高层次人才、7000多名专业人才和4.4万名高技能人才[22]。

  从“六人普”到“七人普”,宁德的常住人口也从约282.2万人增长到近315万人,但1.10%的年平均增长率,才刚挨到福建省1.19%的中等水准线万户籍人口的对比,会发现宁德人口依然处于净流出状态,而这样的人口流失状态,2000年“五人普”数据就已经显示[25][26]。

  从工作上说,宁德的收入水平还不算有优势。2023年宁德44639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未够得上福建省45426元的中等水准[25][27]。

  尤其对于吃不到人才政策福利的一线工人来说,想挣几千元月薪,有太多其他城市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28]。

  而且宁德以第二产业为主,最能带动就业、吸引人口的第三产业占比仅有33.4%[25],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年轻人找工作的主流选择就是进厂,若不想,很多人就会到商贸更发达的长三角和广东去闯世界。

  另一方面,在生活品质上,这些年宁德一直在做老旧改造,但宁德的中心主城区,在2021年时就仅余17平方公里的可用建设用地[29],确实难以承载一场像深圳那样的摩登变身。

  虽然基本文娱设施都具备,也有好山好水,但是对一身精力的年轻人来说,这个城市还是过于“养老”而无趣了。

  一个曾到宁德时代工作的211毕业生,曾这样描述在宁德“进厂打工”的生活:

  而如果是抱着扎根的想法到来,宁德的教育、医疗资源并没有太大吸引力,宁德并没有厦门一中、厦门外国语学校这样的“名高中”,在今年,宁德仍然在实施补短板工程,靠和大城市的名院名医合作来提高医疗质量[30]。

  更不友好的是,宁德的房价并不便宜,真想在这里养老也不容易。安居客显示,2024年宁德房均价超过12000元/m²,这样的价格和新一线城市武汉、佛山、西安不相上下[31]。

  一批冲着新能源风口来的打工人,发觉虽然待遇还过得去,但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房价堪比大城市,而休闲娱乐体验以及医疗教育资源又远远不及,他们没在宁德安家的冲动就不足为奇了。

  2023年,宁德并未同厦门、福州、漳州、泉州四市一同进入中国宜居城市100强[32],这或许就是宁德和省内老牌“大哥”们存在一大段差距的缩影。

  回顾千禧年押宝锂电池以来,宁德上演了一出励志故事,但到今天是走到了“瓶颈期”。

  但二十年前没放弃,面对新的荆棘征途,这座闽东小城会战之弥坚。瞄准储能领域,开辟低空航空、电动船舶市场,宁德正在寻找下一个能上青云的风口。

  [2] 桑晋泉. (1985). 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 解放日报.

  [6] 陈弗也. (2021). 探访宁德时代总部:“首富”曾毓群和他的万亿电池帝国. 棱镜·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

  [8] 宁德市人民政府. (2021). 宁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纲要.

  [10] 宁德时代. (20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

  [11] 宁德时代. (20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与特斯拉签订供货框架协议的公告.

  [20] 宁德时代. (20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

  [21] 宁德市统计局. (2024). 上半年宁德市经济运作情况分析.

  [23] 宁德市统计局. (2021). 宁德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4] 福建省统计局. (2021). 福建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

  [25] 宁德市统计局. (2024). 2023年宁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

  [26] 宁德市统计局. (2001). 宁德市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7] 福建省统计局. (2024). 2023年福建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计公报.